[ 设为首页 ] [ 加入收藏 ]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17:15:28

热门关注

    所在位置:首页 > 清风网评 > > 正文

    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 生动实践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2-28 08:45:59 来源:廉韵津沽•蓟州清风网站

    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

    蓟州区渔阳镇纪委 王珺

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,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,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,而传统文化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;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,使我们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,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。

   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,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,正在成为激活乡村经济、重塑乡土文明的重要路径。从非遗展演到民俗节庆,从古村落保护到文创产品开发,传统文化正以多元形式赋能乡村振兴,书写着“望得见山水、留得住乡愁、富得了乡亲”的现代叙事。以渔阳镇西井峪村为例,连续9年举办农民丰收节“庆丰宴”活动,学用“千万工程”,聚焦迎丰收、品丰收、庆丰收,展现乡村绿色生态、健康自然的农业生产理念,全方位展示乡村味道和新时代“三农”风采,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,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,全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、关心农村、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。今年正月初五重磅推出“新春游蓟州 纳福在渔阳”韵味井峪·集春福旅游品牌活动,大批游客齐聚西井峪石头广场,手持“集福卡”兑换神秘彩蛋;舞台上轮番上演的精彩节目,传递着新年的喜悦;特色小集的文创产品和地道美食香气吸引大小朋友消费。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,增强了文化自信,更向游客展示了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潜力。再比如,浙江安吉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正是对传统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现代诠释,也是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生动体现。

    然而,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尚存壁垒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在乡村被边缘化的风险。如何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,成为推动“三农”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力量,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。首先,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,探寻走访非遗传承人,让更多“李子柒”式热爱传统文化的乡村青年和非遗传承人“结对子”,深耕民俗文化,探寻手艺背后的故事脉络以及制作材料的历史底蕴;其次,要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,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自媒体流量达人,用通俗易懂、简洁明快的方式阐述其深刻内涵,使其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,讲好中国故事,宣传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;最后,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,在村民的思想引领方面、德化人心上下功夫,探索乡村理论宣讲新形式,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、区“两优一先”获得者退伍老兵成立乡村宣讲小课堂,用革命故事、村史文化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,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通过文明自觉,促进乡村善治。

   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,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。只有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,才能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西井峪丰收节这样的文旅品牌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乡村文化力量。